概況:
婁山關,又名婁關、太平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
遵義市50公里,在
遵義、桐梓兩縣的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
婁山關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據(jù)《明史紀事本末》載,萬歷年間,總兵劉與播州土司楊朝棟曾激戰(zhàn)于此。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概況:
婁山關,位于遵義縣北大婁山脈中段遵義、桐梓兩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海拔1440米,古稱天險,“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1935年2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二渡赤水,回師黔北,殲滅黔軍四個團,攻下婁山關,揭開遵義大捷的序幕,贏得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巨大勝利,展示了遵義會議的曙光。從此,紅軍戰(zhàn)斗過的婁山關,便成為黔北著名的革命紀念地。
婁山關原名婁關,后稱太平關。關名的來歷,源于古代對婁山山脈的稱謂。
婁山關載入中國革命史冊,是因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為保證遵義會議勝利召開而進行的由南向北攻克婁山關的戰(zhàn)斗,以及遵義會議后紅軍再次進行的由北向南攻克婁山關的激戰(zhàn),兩次均取得偉大勝利。紅軍的英雄壯舉寫下了光輝的歷史。
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烏江天險。1月6日,紅軍先頭部隊進入遵義城。為了建立黔北防御,保證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新根據(jù)地”,中央軍委決定派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追殲北竄之黔軍侯之擔部,攻克婁山關,占領桐梓縣城。命令一下,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和一軍團政治委員聶榮臻即到遵義城北門四團駐地部署了戰(zhàn)斗任務。四團團長耿飚、政委楊成武當即率部隊北進。部隊抵板橋,消滅敵人一個前哨排。同時對婁山關敵情進行偵察,決定采用一路正面強攻、一路繞關東小道抄襲的戰(zhàn)斗攻克婁山關。1月9日,四團由板橋分道出發(fā)。一營長李光順率一營擔任正面主攻,沿公路以梯隊形式展開向關口推進。二營為二梯隊集結山腳待命。偵察隊長潘峰率偵察隊和工兵連從關東側小路向敵人側后前進,意在截斷敵后路,并襲擾桐梓縣城。扼守在婁山關上的敵人,是從烏江防線潰退下來的黔軍第三旅林秀生部兩個團,膽寒若驚弓之鳥。紅軍尚未攻關,敵軍即用電話向其軍部請求增援,敵軍部電話命令守敵“不準后撤一步”,并命其注意警戒關口東邊小路,提防紅軍從側后襲擊桐梓。時正下雨,紅軍通信班戰(zhàn)士搭電線于敵人電話線上,竊聽敵人通話,知敵人東側空虛。耿飚團長即命正面部隊暫緩進攻,命令關東側偵察隊、工兵連迅速斷敵退路。通信班又竊聽到敵人軍部命關上守敵撤退的電話,知道守敵要棄關退守桐梓。正面強攻部隊即以密集火力,從關南發(fā)動總攻,迅猛殺上婁山關。敵人利用有利地形,妄圖死守關口,向北退卻。紅軍冒著槍林彈雨,沖入敵陣,與敵人白刃肉博,占領關口。敵人向北狼狽逃竄,沿途丟棄武器、煙槍和大量軍用物資。四團乘勝追擊下關,經(jīng)南溪口、紅花園直撲桐梓縣城。潘峰率領的側翼部隊已克桐梓,俘敵數(shù)百,繳獲大量物資。當天,紅二師師部進占桐梓,婁山關戰(zhàn)斗大獲全勝。1月10日,紅軍追殲敵人,在新站與敵侯之璽部兩個團激戰(zhàn)一整天,并擊退川敵廖海濤部,11日進占松坎。紅一師與第十團亦從遵義趕到,進駐桐梓、新站、松坎、酒店埡與川軍對峙,組成了遵義的北面防線,為保衛(wèi)遵義革命中心區(qū)的安全和黨中央在遵義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作出了重要貢獻。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是我黨歷史上的轉折點。但是,蔣介石從各省調集40多萬兵力,分七個縱隊四面八方撲向黔北,妄圖把3萬多紅軍“聚而殲之”。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中央軍委制定了在
宜賓、
瀘州間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的作戰(zhàn)計劃。1月19日,紅軍分三路離開遵義北上。1月29日,紅軍在土城渾溪口、赤水元厚渡口勝利渡過赤水河進入川南。長江沿線敵情嚴重,不利紅軍渡江,中央軍委電令各軍團轉移到敵兵力薄弱的
云南扎西。蔣介石令川軍、滇軍向紅軍側擊,
并在川南部署兵力合圍紅軍。2月10日,中央軍委決定放棄北渡長江的計劃,突然離開扎西、揮戈東進。2月19日,左縱隊和右縱隊分別在二郎灘和太平渡渡過赤水河。2月14日,紅一軍團前鋒一師一團消滅黔軍王家烈第四團一部,攻占了桐梓縣城。紅軍回師迅速,打亂了蔣介石在黔北的軍事部署。
2月25日晨,中央軍委發(fā)出“應乘虛占領婁山關”的指示,命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負責指揮一、三軍團及干部團進攻婁山關。彭德懷接受任務后立即命三軍團第十三團主攻婁山關,一軍團第一團向關東側石炭關迂回,其余各部隨前鋒向婁山關挺進。25日上午9時,十三團在向婁山關疾進途中,在紅花園與趕赴桐梓增援的黔軍杜肇華旅(王家烈的主力部隊之一)的第六團遭遇,敵且戰(zhàn)且退,由南溪口退守婁山關。其團長劉鶴鳴急命“雙槍兵”進入隘口兩側高地,右翼由第二營扼守,左翼由一連防守,阻
止紅軍正面進攻,并掩護敵一、三兩營在關上構筑工事。敵旅長杜肇華退駐關南黑神廟指揮。敵師長柏輝章命宋華軒率第十團向婁山關右翼增援,令十五團駐守板橋,防止紅軍從東側抄襲后路,還命令敵第六團團長劉鶴鳴“固守婁山關三日”,以掩護吳奇?zhèn)ゲ坑?a href='http://m.1956vw.com/china/guiyang/' target='_blank'>
貴陽渡烏江馳援遵義守敵。紅軍由紅花園進抵關北南溪口,經(jīng)偵察決定,由十三團主攻關口,紅十團及一軍團一部從兩側包抄,斷敵后路。十三團團長彭雪楓、政委蘇振華率領紅軍攻關,在強大火力掩護下發(fā)起猛烈仰攻。一營攀懸崖進攻制高點金山,兩個沖鋒梯隊喊聲如雷,投出排排手榴彈,端著刺刀沖出敵陣,經(jīng)過激烈肉搏戰(zhàn),終于打垮守敵,攻占點金山高地。敵軍組織強大火力,拼湊“敢死隊”反撲,敵軍官以****督戰(zhàn),逼“雙槍兵”冒死攻山。紅軍與敵人在點金山和大尖山一線進行了反復拼殺的拉鋸戰(zhàn)。下午4時,紅軍在軍團組織的火力掩護下,發(fā)動五次沖鋒,擊斃敵督戰(zhàn)官,乘勢猛沖,連續(xù)攻占了婁山關兩側的十多座山頭,完全突破敵防線,在黃昏前牢牢控制了關口。劉鶴鳴收拾殘兵敗卒,退守關南黑神廟一線。25日晚,為奪取婁山關戰(zhàn)斗的最后勝利,中央軍委命令謝嵩、鐘赤兵率領三軍團十二團從桐梓楚米鋪連夜趕赴婁山關,接替與敵人血戰(zhàn)一天一夜的十三團一營;命令張宗遜、黃克誠率領紅十團從婁山關東側,由小箐、牛王屯迂回打擊板橋馳援之敵十五團;命令鄧國清、張愛萍率領紅十一團遠出婁山關西翼,由小水田經(jīng)混于場直播高坪大橋,截斷板橋和遵義的聯(lián)系,斷敵退路。26日清晨,婁山關上籠罩著濃云密霧。盤踞關南的敵軍精銳第四團,排成密集隊形向關口發(fā)起集團沖鋒;劉鶴鳴第六團殘部也蜂擁攻關,企圖奪回點金山高地。敵旅長杜肇華令第十團宋華軒部、十六團金祖典部,分從左右兩翼包抄關口,在輕重機槍掩護下,發(fā)動6次沖鋒,占領了婁山關口以南沿公路的軍事哨和小哨。紅十二團居高臨下,擊潰敵人多次反撲。敵人仰仗兵多彈足,又多次向婁山關猛攻,作垂死掙扎。紅軍正面出擊,左右迂回包抄,前后夾攻,沿公路向南縱深追擊。戰(zhàn)斗從清晨持續(xù)到下午五時,紅軍牢固地占領了關口,在關口至板橋一線,殲滅和擊潰敵人四個團,滿山遍野和公路上擺滿了敵人的尸體、武器、轎子和煙槍。紅軍乘勝猛追,在高坪、董公寺一線又殲敵四個團。傍晚,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相繼策馬登上婁山關,又先后下馬觀看剛結束戰(zhàn)斗的戰(zhàn)場。毛澤東突然想起一月前經(jīng)過婁山關時哼過的幾句新詞。他再次跨上馬背,續(xù)完了《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嗽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2月27日,紅軍占領遵義新城。28日晨,紅軍在城南紅花崗、老鴉山與趕來增援的偽中央軍激戰(zhàn),殲滅吳奇?zhèn)ノ迨艓煛⒕攀龓煷蟛?,并將敵趕到烏江以南,勝利結束了遵義戰(zhàn)役。婁山關激戰(zhàn)與遵義戰(zhàn)役的勝利,使紅軍擺脫了被動地位,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在川、滇、黔邊區(qū)全殲紅軍的夢想。遵義戰(zhàn)役后,紅軍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兵臨貴陽,西進云南,巧渡金沙江,沖出絕境,實現(xiàn)了北上抗日的偉大戰(zhàn)略計劃。
門票:免費。
地址:遵義市桐梓縣婁山關鎮(zhèn)
交通:可在茅草鋪車站乘坐到桐梓縣城的車,在婁山關下即可,車費10-15元